灾难报道如何提升引导力 ——以天津港“8·12”火灾爆炸事故报道为例

发布时间:2020-08-11 15:24:11 点击次数:199

2015年8月12日深夜,天津港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重大火灾爆炸事故。⑦童兵: 《新媒体时代舆论表达和舆论引导新格局》 , 《新闻爱好者》 2014年第7期。

关键词:灾难;引导;火灾爆炸事故;舆论环境;灾难性事件

  2015年8月12日深夜,天津港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重大火灾爆炸事故。事发后,爆炸现场视频通过微博微信等迅速传播,国内外媒体纷纷聚焦、展开报道。“8?12”火灾爆炸事故中舆论呈现出诸多新特点:舆论环境多元化;公共安全与环境议题凸显;次生舆论灾害多发……其中,最突出的特点莫过于政府、民众、媒体多个话语并存,舆论环境呈现多元化态势。

  多元化的舆论环境对媒体报道提出了更高要求。对多元舆论环境中的传播规律、受众心理认识不到位,采取习惯性思维,会对媒体的公信力、引导力产生损害——这已经有前车之鉴:2013年11月22日,青岛发生特大爆炸事故,爆炸现场图片通过新媒体广泛传播,而当地媒体则表现“淡定”,甚至用大幅救灾、煽情报道取代灾难报道。这一做法受到学者、微博大V、网民的强烈谴责,引发次生舆论灾害。①因此,在多元舆论环境下,灾难报道如何防止次生舆论灾害、创新报道方式、提升引导力,是媒体必须正视和反思的问题。

  我们认为,面对多元舆论环境,媒体要从用好新媒体、及时准确报道事件;把握报道分寸、创新叙事视角;避免刻意煽情、体现人文关怀等方面入手,全面提升舆论引导力。

  善用新媒体 掌握舆论主动权

  灾难性事件中,新媒体的舆论引导力不容小觑。用新媒体引导舆论有三个要义:做突发公共事件的“第一定义人”;做网络舆论传播“大树”的修剪工;做新闻工作崇高理想的捍卫者。②在“8·12”事故中,天津本地媒体官方微博、微信很好地体现了“三个要义”:通过官方微博及时、准确发布信息,开展后续服务与互动;通过官方微信整合多方舆论,发布重大、深度、有人文关怀的报道;一线记者与微博、微信密切配合,全媒体联动,体现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精神与担当。

微博要“快”要“准”

  在灾难性事件中,首发消息往往来自现场当事人的微博、微信。对媒体尤其是本地媒体来说,做好新媒体监测,第一时间及时、准确报道灾难性事件是掌握话语权、提升舆论引导力的前提条件。在“8?12”火灾爆炸事故中,天津本地媒体微博在应对突发事件方面反应都比较迅速。

  据统计,天津本地媒体官方微博基本在爆炸发生半小时就完成了信息核实、发布工作。爆炸信息发布后,大量微博用户转发、评论、关注“8?12”事故。快速反应保障了公众知情权,也掌握了舆论主动权。对于本地媒体来说,在掌握舆论主动权之后,也要善于通过后续服务持续吸引公众关注。“8?12”火灾爆炸事故中,渤海早报官方微博及时发布救援、空气监测、献血点等消息,每条微博平均阅读量超过30万。可见,灾难性事件中,媒体微博既要注重信息发布的及时性,又要注重信息发布的服务性。